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

雲林講堂幸福講座 初探觀音菩薩圖像與修持
2024-07-23
佛光山雲林講堂7月21日舉辦「雲林幸福人生名家系列講座」,邀請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如常法師,主講「觀音菩薩圖像與修持」。如常法師用觀世音菩薩的圖像解說祂聞聲救苦、慈悲度眾的德行,且如何從印度傳到中國、韓國、日本及東南亞,最終成為普羅大眾心中信仰的依靠,深入解說圖像中內涵的法義,近300人聆聽。
雲林講堂住持慧得法師帶領大眾清唱〈十修歌〉,得到熱烈的回應,感謝如常法師來為大眾說法,感謝雲林縣政府文觀處處長陳璧君及所有貴賓的蒞臨。
陳璧君表示,接觸佛光山、佛陀紀念館,感受到善的循環,從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總編修的《獻給旅行者365日》中,看到一句話「我是佛」,當下頓悟,原來心存善念,做一個人間修行者,學習觀世音菩薩普度眾生的精神,繼續為雲林鄉親服務。
如常法師提及,一年多前來過雲林講堂,當時連一張桌子都沒有,在想能幫雲林做什麼,所以當有因緣時,就要常常來,今天讓他非常感動,也想到星雲大師的一句話「一日修行一日功、一日不修一日空、佛道本在生活中」。
如常法師說,雲林應該有很多人拜觀音。很多經典中都有提到觀音,觀世音菩薩隨眾生的因緣接納眾生,慈悲與智慧是他的德行。中華佛教文化影響韓國、日本。因為信仰帶動文化、觀光促進經濟的發展;日本京都仁和寺1994年獲聯合國登錄為世界遺產(文化遺產),所以從世界各地所留傳下來,觀世音菩薩的圖像,都有所不同,今天就來介紹觀音菩薩的圖像與修持。
觀世音菩薩也是航海的守護神。許多沿海的居民,家中都是禮拜觀音菩薩。在公元7世紀於東南亞各地禮拜觀世音的風氣日漸盛行,於是在斯里蘭卡的海港,隨處都可以看見菩薩石像屹立於岸邊,面向大海,守護揚帆出航的人們,所以更可以看出,禮拜觀音菩薩都跟沿海有關。也因為遍灑甘露聞聲救苦,所以成為諸佛菩薩中,最具有影響力。
國際佛光會斗六分會廖珠吟表示,如常法師以他的專業,有系統、有條理地介紹不同時期、不同地域的觀世音菩薩圖像。又穿插了南海普陀山、不肯去觀音院、魚籃觀音、善財童子、龍女等等精彩故事。尤其敘說佛光山建造的第一座殿堂是大悲殿的過程,更加感佩星雲大師的智慧與悲願。
雲林土庫的黃三寶說,帶著太太跟兒子來親近雲林講堂的時間,不到一個月,每次來都有不同的收穫,滿心歡喜。今天全家一起來聽演講,收穫滿滿。他希望讓就讀國小的2個兒子,從小就學習行「三好」「四給」、品格端正、心存善念。
就讀台中教育大學音樂系楊喬蔚提到,第一次當知賓服務大眾,穿著知賓服儀態要端正,雖然有點累卻滿心歡喜,是很難得的經驗,看到每個人都親切互道吉祥,非常溫馨和諧。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再回來當義工。印度籍的正進就讀南華大學藝術系碩士班,特地邀請印度籍的同學南格、潔梅,一同來到雲林講堂當義工。
雲林講堂住持慧得法師帶領大眾清唱〈十修歌〉,得到熱烈的回應,感謝如常法師來為大眾說法,感謝雲林縣政府文觀處處長陳璧君及所有貴賓的蒞臨。
陳璧君表示,接觸佛光山、佛陀紀念館,感受到善的循環,從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總編修的《獻給旅行者365日》中,看到一句話「我是佛」,當下頓悟,原來心存善念,做一個人間修行者,學習觀世音菩薩普度眾生的精神,繼續為雲林鄉親服務。
如常法師提及,一年多前來過雲林講堂,當時連一張桌子都沒有,在想能幫雲林做什麼,所以當有因緣時,就要常常來,今天讓他非常感動,也想到星雲大師的一句話「一日修行一日功、一日不修一日空、佛道本在生活中」。
如常法師說,雲林應該有很多人拜觀音。很多經典中都有提到觀音,觀世音菩薩隨眾生的因緣接納眾生,慈悲與智慧是他的德行。中華佛教文化影響韓國、日本。因為信仰帶動文化、觀光促進經濟的發展;日本京都仁和寺1994年獲聯合國登錄為世界遺產(文化遺產),所以從世界各地所留傳下來,觀世音菩薩的圖像,都有所不同,今天就來介紹觀音菩薩的圖像與修持。
觀世音菩薩也是航海的守護神。許多沿海的居民,家中都是禮拜觀音菩薩。在公元7世紀於東南亞各地禮拜觀世音的風氣日漸盛行,於是在斯里蘭卡的海港,隨處都可以看見菩薩石像屹立於岸邊,面向大海,守護揚帆出航的人們,所以更可以看出,禮拜觀音菩薩都跟沿海有關。也因為遍灑甘露聞聲救苦,所以成為諸佛菩薩中,最具有影響力。
國際佛光會斗六分會廖珠吟表示,如常法師以他的專業,有系統、有條理地介紹不同時期、不同地域的觀世音菩薩圖像。又穿插了南海普陀山、不肯去觀音院、魚籃觀音、善財童子、龍女等等精彩故事。尤其敘說佛光山建造的第一座殿堂是大悲殿的過程,更加感佩星雲大師的智慧與悲願。
雲林土庫的黃三寶說,帶著太太跟兒子來親近雲林講堂的時間,不到一個月,每次來都有不同的收穫,滿心歡喜。今天全家一起來聽演講,收穫滿滿。他希望讓就讀國小的2個兒子,從小就學習行「三好」「四給」、品格端正、心存善念。
就讀台中教育大學音樂系楊喬蔚提到,第一次當知賓服務大眾,穿著知賓服儀態要端正,雖然有點累卻滿心歡喜,是很難得的經驗,看到每個人都親切互道吉祥,非常溫馨和諧。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再回來當義工。印度籍的正進就讀南華大學藝術系碩士班,特地邀請印度籍的同學南格、潔梅,一同來到雲林講堂當義工。
最新消息
2025年中馬區佛學會考 覺誠法師勉勵考生解行並重
2025-09-29新馬寺750人佛學會考 落實人間生活佛教
2025-09-292025佛學會考 深入佛學展現信仰與傳承
2025-09-29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訪慈恩寺 光明大學藝術學院交流
2025-09-29多倫多佛光山佛化婚禮 佛青感恩常住
2025-09-29北雪梨佛光緣考生祈福 有願必成光明在望
2025-09-29光明和平節於南華寺登場 照亮心燈傳遞智慧與慈悲
2025-09-29兒童青少年多元課程 西方寺打造佛學共同家園
2025-09-29大慈佛社詩歌講座 思想起島嶼在地風情
2025-09-29茶禪圓韻慶中秋 北雪梨佛光緣「四給」人月共團圓
2025-09-29
相
關
消
息